老王头拿着新发的宅基地证,笑得合不拢嘴。
他特意买了瓶二锅头,叫上几个老伙计来家里喝酒庆祝。
酒过三巡,老王头掏出那张红彤彤的证书显摆:"瞅瞅,咱也是有证的人了!"老李头眯着眼看了半天,突然一拍桌子:"老王啊,你这证上名字咋写的是'王孬'?你身份证上不是'王建国'吗?"
老王头一愣,酒都醒了大半。他挠着头嘿嘿一笑:"打小村里人都喊俺'孬蛋',填表时顺手就写上了。"村会计老张急得直跺脚:"你这顺手一写可要出大事!将来娃们分家、拆迁领钱,这名字对不上号可咋整?"老王头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手里的酒杯差点掉地上。
这事在村里传开后,不少人都翻出自家的宅基地证仔细检查。结果不查不知道,一查吓一跳。村西头的老刘家宅基地面积多写了二十平米,村南头的李家四至界限写得模棱两可。最离谱的是村东头的张家,老爷子去世后三个儿子分家,发现宅基地证上的名字写的是老爷子的小名"张狗剩",现在连继承手续都办不利索。
说起宅基地证上的名字,那可真是马虎不得。河南周口有个张老汉,一辈子省吃俭用盖了栋二层小楼。拆迁时儿子拿着身份证去办手续,工作人员一看证书就皱眉头:"这'张狗剩'是谁?证明不了是你爹啊!"一家人前前后后折腾了半年,又是开证明又是找证人,差点就要对簿公堂。最后还是村里八十多岁的老支书出面作证,才把这事给摆平。
宅基地面积更是不能乱写。有人觉得多写点不吃亏,结果栽了大跟头。村东头的老刘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。他偷偷把猪圈圈进宅基地面积里,心里美滋滋地盘算:"多写两分地,将来拆迁能多拿好几万!"谁知道国土局来测量时,无人机在天上转了一圈,把他家违建的猪圈拍得清清楚楚。最后不光要交八千块钱罚款,猪圈还得限期拆除,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。
也有人因为少写面积吃了大亏。李婶儿家的院子实际有一亩二,可证上只写了一亩。拆迁时工作人员甩下一句:"按证补偿!"李婶儿当场就瘫坐在地上嚎啕大哭:"俺家那二百平院子,值二十万啊!就这么打水漂了?"后来村里人都在传,李婶儿那段时间天天以泪洗面,见了人就说:"早知道当初就该把面积量准喽!"
四至界限要是写不清楚,那简直就是埋了个定时炸弹。河北有户人家,兄弟俩分家时发现老宅的宅基地证上写着"东至树"。可那棵树早在二十年前就被砍了,现在哥俩一个说界在树坑,一个说界在墙根。最后闹得不可开交,抡着铁锹就要干架。一个进了医院,一个进了派出所,好好的兄弟情分就这么毁了。
老支书说起这事就直摇头:"宅基地证就是农民的命根子,写错一个字都可能惹出大麻烦。"他给村里人支招,写四至界限要写得死死的。比如"东至张三家门墩第三块砖","南至村委电线杆北侧2米",越具体越好。写完还得拉上邻居按手印,省得将来扯皮。
现在村里人都学乖了,领到宅基地证都要翻来覆去检查好几遍。有人特意买了放大镜,一个字一个字地核对;有人把证塑封起来,生怕弄脏了看不清;还有人专门跑到县里找专业人士咨询。老王头更是成了反面教材,谁家领证都要拿他当例子:"可别学老王头,写个名字都能写错!"
这宅基地证看着就是一张纸,可关系着农民大半辈子的心血。写对了是保障,写错了就是祸根。村里人现在见面打招呼都多了句新词:"你家宅基地证检查过了没?"这话听着像是玩笑,可背后藏着多少心酸和教训。毕竟谁也不想因为一时大意,把好好的家业给整没了。
这篇文章就是想把快乐和正能量传达出去,没什么低俗或者不好的引导哈,如果有侵权情况就联系我们。
大的正规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